当前位置: 首页>> 千城频道> 名家风采 > 正文

琴岛大布衣访谈刘尚勇

发布时间:2020-07-31 17:17:16 来源:人民网
琴岛大布衣:刘总您好!以前常常在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中听你谈拍卖,受益匪浅!这两年,由于总体经济形势的关系,书画礼品市场的泡沫破裂,拍卖市场的业绩也受到影响,因此,想请你谈谈当下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其对回暖的展望。

刘尚勇: 您好!我们先从一个题目说起吧,昨天跟业界有影响的朋友们聊起,说“文化的大众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过去,我们老是讲“文化大发展”的话题,目前文化大发展的全貌一时还看不太清,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文化的大众消费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包括影视的发展非常迅猛,在2015年中国影视市场扩展增容将近一倍,形成一种爆炸式增长。大量的选秀节目,让群众参与的文化节目越来越多,社会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非常高涨,市场空间显得非常巨大,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变成一个刚性的文化消费市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正在助推这一趋势。

那么,随之而来就是互联网文化、互联网艺术品交易也在蓬勃兴起当中,这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大趋势。

琴岛大布衣:在这个大趋势里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老店,国家的文化旗舰店荣宝斋,那她应当在这里面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

刘尚勇: 作为在荣宝斋供职二十多年的老职员我觉得,首先荣宝斋参与市场的方式,不是以与市场争利的方式来参与市场,,而是为市场增利(就是增加利益)的方式来参与市场。就是说,她所做的不是去争夺存量市场,而是给市场新添增量。你看,建国以来之所以荣宝斋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还有很多外宾到北京都要参观荣宝斋,非常多的艺术家都是通过荣宝斋这个平台走向市场,走向世界,进入公众视野的。比如说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石鲁、李可染等一代大家,后面还有许多象王雪涛、刘继卣、宋文治、亚明、黎雄才等,包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派画家吴冠中、黄永玉等,也都是通过荣宝斋平台进入市场。荣宝斋总是给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实际上荣宝斋是在文化市场中做增量的角色,是发行美术文化价值的机构。

琴岛大布衣:改革开放后国家在文化市场也引入了竞争机制,荣宝斋又是如何因应的呢?

刘尚勇: 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强调GDP,太强调经济指标,这给荣宝带来巨大压力,荣宝斋必须做好市场,但是荣宝斋更要做好文化。荣宝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不要忘记了荣宝斋还承担着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任,应当为市场作增量服务的。你不是跟人家争抢存量的机构,而是做增量的机构。因此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盈亏得失,应该让荣宝斋成为百年经典屹立永存。

琴岛大布衣:荣宝斋是怎样为市场作增量服务的?

刘尚勇: 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荣宝斋以80元的价格向李可染先生征稿,画了《万山红遍》的作品。去年(2015年),在嘉德“大观之夜”近现代书画部分,李可染《万山红遍》最受瞩目,以5800万元起拍,最终拍出了1.84亿元的天价。荣宝斋向市场初次发行时(2000年),是以501.6万的成交价首先进入市场,创下当时李可染单幅作品拍卖纪录。(见下图李可染国画作品《万山红遍》)荣宝斋向李可染先生点题征稿说明荣宝斋非常有前瞻性和文化价值的引领能力。这一件作品几十年后增值幅度就是上千万倍。这只是其中我们征集的一件作品。市场上大量的正在交易的艺术精品,很多都是经过荣宝斋发行的。也就是说,荣宝斋对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人也不可否认!其实这恰恰是荣宝斋应该去做的。荣宝斋不应是尾随人后争抢剩食的那种机构,而应是作为市场的播种者、培育者、耕耘者,当然最终也应是幸福的收获者。